开淘宝店的小王——
对着豆包说:“帮我写个促销方案"
得到的结果:“满100减20!”、“买二送一”…老套路。
而他实际的需求是:想吸引00后客户,搞点能发朋友圈的新玩法。
上大学的表弟——
给deepseek下达指令:“帮我写会计论文"
得到的5000字全是百度百科的内容,查重率75%。
其实他真实的需求是:想用专业的会计方法分析他家火锅店的账本。
抖音博主小林,想做个“五一”的内容——
打开豆包就是:“五一怎么搞"
得到的方案有三个:要么旅游,要么回家,要么躺平睡觉——休息。
其实他的真实需求是:想让豆包写一篇“五一出游推荐和攻略”,给他的粉丝提供出游参考——毕竟他是旅游博主。
2024年《职场人AI使用报告》显示,7成人用不好AI是因为不会提需求。
而不会提需求的本质是:需求不明确+表达不清晰。
当我们抱怨“AI生成的东西总是差口气"时,问题的根源就在我们自己。
------------
AI是工具,用得好不好关键在人——是否能做到明确需求+清晰表达。
就像去医院,如果你不知道或者说不清哪里疼,医生自然不好开药。
| 明确需求的本质是:问题定义
不会定义,指令就宽泛:“分析市场趋势"。
会定义的都是高手,指令很具体:“请用PEST模型对比2023-2024长三角地区智能家居市场,重点识别政策因素中的灰色地带"。
| 清晰表达要求的是:结构化
不会结构化,就只会写:“帮我设计职场沟通课程"。
能做到结构化,表达更高效:“请构建包含3个认知陷阱、4个反直觉原则的沟通课程框架,每个模块配现实冲突案例"。
明确需求+清晰思考的本质是对逻辑思维能力的掌握。思考清楚了,需求自然明确;逻辑有条理了,表达必然清晰。
上个月那位创业者给豆包输入“帮我写份商业计划书",得到的是模板化的垃圾。
但当他用思维导图梳理了核心需求,接着套用了“5W2H”、“SWOT”、“3C战略三角”等工具做了结构化的描述,Deepseek输出的方案令人惊喜。
------------
这里提供一个修炼小秘诀:
1. 把AI当杠精
每次提问前自己先问5个“为什么"(5why),避免被它杠。
自问自答的过程就是透过表现深挖内在需求,知道自己最想要什么,梳理清楚了,需求才能明确。
2. 带三张卡片
场景卡:给谁看?什么时候用?具体情境是怎样的?
目的卡:要解决什么问题?现在的问题/困难/卡点?
效果卡:做成什么样算成功?标准是什么?
3. 建立思维模型库
想学新东西,就让AI用“费曼技巧”输出;
要深入了解一件事,就用“黄金圈法则”;
要全面了解一件事,就要求它用“5W1H”输出;
做战略分析,就套用“SWOT分析”来表达;想创新、找创意,就拿“六顶思考帽”来戴,或者发起“头脑风暴”;想更高效地沟通,就套用“乔哈里窗格”,让AI依此输出;想写出好故事,就让AI遵照“SCQA模型”来编撰…把这些思维模型装在自己的脑袋里,用AI时,即便指令不会照着写,也可要求AI照着输出,输出质量必然有保障。------------
用AI就像上婚介所找对象——
如果不知道自己想要怎样的,自然说不清楚,媒婆只能拿大众都喜欢的(明星脸)让你看……看着好看,就是不适合自己。
如果你明确知道,想要的另一半:长得帅、个子180、学历本科、月收入2万、顾家、人品好、25岁上下……那媒婆就能给你精准寻找,推荐10位,你再挑和谁见面,匹配性自然就高了。
脑子越清楚,AI越好使。
它不会让逻辑瘸腿的人跑得更快,只会让他们摔倒得更惨;会让那些对逻辑思维有过训练的人如虎添翼,飞得更高!
-----------
关于逻辑思维训练,这里有一个“知识星球”,分享的是一套基础的“形式逻辑”知识,总共21节(已更完)。每小节内容6000字左右,都是训练逻辑思维的干货。21节内容的分布是这样的——
图片
素材资料已准备就绪(下面是部分内容的展示)——
图片
图片
图片
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私我,只要花点时间,一定能从质的层面提升你的逻辑思维能力,养成理性思考的习惯。
+微信(Pengjun_Z)备注“逻辑” 19.9元 可进199元的知识星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象泰配资-配资炒股导航-正规合法股票配资平台-在线股票配资门户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